疫情后我國外貿持續呈現回暖態勢。海關總署5月7日公布數據:今年前4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9.07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4.9%,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5個百分點。
整體趨勢看,4月進出口貿易延續了3月態勢,繼續回升,當月實現外貿進出口2.5萬億元,不過進口受到較大影響,4月當月下降,前4個月進口降幅較一季度擴大2.5個百分點;我國貿易順差繼續擴大;東盟繼續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歐盟、美國、日本等進出口下降。
外貿持續回暖 4月進口“由漲轉降”
據海關統計,今年前4個月,我國貿易進出口總額9.07萬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9%。這一降幅比一季度下降6.4%明顯收窄1.5個百分點。
數據可見,疫情態勢平穩后,我國進出口貿易呈持續回暖態勢:3月份,外貿進出口2.45萬億元,同比下降0.8%,降幅較1-2月收窄8.7個百分點;4月延續了3月的回升態勢,實現2.5萬億元,同比微降0.7%,降幅較3月繼續收窄0.1個百分點。
不過,進口出現明顯下降。前4個月,進口4.33萬億元,同比下降3.2%,降幅較一季度擴大2.5個百分點。記者注意到,3月份,進口還保持2.4%的同比增長,達到1.16萬億元,4月份卻“由漲轉降”,實現1.09萬億元,下降10.2%。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黨委書記余淼杰對進口的表現并不感到意外,他認為,受疫情影響,國際需求出現變動,將主要體現在進口方面,出口則沒有太大問題。
前4個月,我國出口實現4.74萬億元,下降6.4%,降幅較一季度收窄5個百分點。余淼杰認為,雖然現在海外訂單減少,但這是相對去年比較好的情況而言的。從現階段情況看,全球經濟衰退,各國會更加依賴中國的生產。
他預計,從二季度開始,中國的出口會出現一個良性循環,出現更高幅度的增長。
4月貿易順差3181.5億元 增2.6倍
出口表現較好,進口出現下降,使我國貿易順差繼續擴大。前4個月,我國貿易順差4157億元,減少30.4%,相比于一季度983.3億元的貿易順差,降幅收窄超過50%。4月份貿易順差3181.5億元,增加2.6倍。
余淼杰分析,今年1月份,中國貿易逆差將近500億元,但整個一季度實現983.3億元貿易順差,這說明3月份中國貿易順差過千億,4月貿易順差擴大到3181.5億元,增加2.6倍??梢?,進出口對中國經濟的正面拉動作用明顯,我國貿易順差將長期存在。
從貿易結構上看,一般貿易進出口比重提升,前4個月實現5.43萬億元,占我國外貿總值的59.8%,比去年同期提升0.2個百分點。同期,加工貿易進出口2.18萬億元,下降8.4%。此外,我國以保稅物流方式進出口1.11萬億元,增長0.2%,占外貿總值12.2%。
對東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逆勢增長
從前4個月數據看,目前我國前4大貿易伙伴分別為東盟、歐盟、美國和日本。同期,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貿易占比在提高。
其中,我國對東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逆勢增長。此前,東盟已經超過歐盟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這一趨勢在4月延續。
前4個月,我國與東盟貿易總值1.35萬億元,增長5.7%,占我國外貿總值的14.9%。其中,我國對東盟出口7409億元,增長3.9%;自東盟進口6085.1億元,增長8%;對東盟貿易順差1323.9億元,減少11.5%。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李魁文4月14日曾表示,東盟“躍升”第一位有多個原因。作為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一部分,一季度我國與東盟集成電路進出口貿易大幅增長。同時,與東盟的原油進口、成品油出口和煤炭進口等能源合作在提速。東盟國家中,我國對越南進出口規模居首,與馬來西亞進出口也在增長,這些國家發揮了“龍頭”作用。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議定書》全面生效,也促進了對東盟農產品出口的增長。
此外,今年1月31日英國正式“脫歐”,對我國與歐盟的貿易總量形成一定影響,也加速了我國貿易伙伴地位的變化。
同時,我國對歐盟以及美國、日本的進出口貿易出現明顯下降。前4個月,與歐盟貿易總值1.23萬億元,下降6.5%,占我國外貿總值的13.6%。中美貿易總值為9584.6億元,下降12.8%,占外貿總值的10.6%。中日貿易總值為6656.8億元,下降2.1%,占外貿總值的7.3%,且對日存在貿易逆差599.6億元。
解讀:應對全球疫情考驗,中國外貿如何突圍?
外貿“回暖”釋放積極信號,但全球疫情并未結束,世界衛生組織5月1日宣布,鑒于當前國際疫情形勢,新冠疫情仍然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我國外需和供應鏈或將繼續受到明顯影響。
中國開放型經濟如何應對全球疫情考驗?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關鍵在于把握好出口的重點方向。比如東盟,在一季度已經超越歐盟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也保持增長,這些國家和地區疫情態勢稍好,對它們的進出口需要繼續鞏固。
前4個月,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2.76萬億元,增長0.9%,占我國外貿總值30.4%,比重提升1.7個百分點。
李魁文認為,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互補性強,外貿發展空間廣闊,共建“一帶一路”對于推動市場多元化和穩定我國外貿基本盤具有重要意義。
對歐盟、美、日等,連平認為,要抓住它們疫情好轉的時機,拓展對其的出口業務。此外,把握好重點行業,很多國家目前對醫療物資的需求很大,數字經濟也可能像我國一樣出現機會。
連平認為,二季度,疫情在世界一些地區和國家出現緩解,比如歐盟,疫情整體走向平緩可以預期,但美國由于醫療體系面臨巨大壓力,聯邦政府與各個州之間的政策有矛盾和沖突,因此情況仍然比較復雜。
此外,必須注意的是,進出口貿易也牽動著就業。目前,我國仍有相當多的就業還在出口產業部門,可能直接或間接帶動超過2億人就業,占就業總量1/4。
連平認為,出口產業部門里,勞動密集型產業承擔了大量就業,壓力比較大。出口如果受到影響,相應會影響到這部分就業,需要密切關注。